ob欧宝(中国)官网在线登录入口:“国网山西电力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消纳”等行业资讯

“国网山西电力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消纳”等行业资讯

来源:ob欧宝(中国)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17 22:50:44

产品详情

  11月21日12时32分,山西电网风电、光伏出力总计达914万千瓦,创山西新能源发电出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占当时山西电网直调用电的40.6%,其中,风电出力633万千瓦,光伏出力281万千瓦。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以往全省能源供给主要是依靠煤炭,传统能源大量消耗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结构变革迫在眉睫。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国家能源发展的策略,坚定落实新能源消纳政策,全力支持新能源发展。2010年,山西电网省调装机容量3234.3万千瓦,其中除水电以外,风电场仅7座,装机容量44.1万千瓦,而火电装机容量2976万千瓦,火电占比高达92%。2017年,山西电网省调装机容量65428万千瓦,光伏容量447.5万千瓦,风电容量850.5万千瓦,火电机容量5016.8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从2011年的1.36%上升至如今的19.8%。

  11月以来,山西省风电、光伏出力屡创新高。在风电大发期间,为保民生供暖,受供热机组开机影响,电网调峰能力受限。在电源结构未改善的情况下,电热矛盾、风火调峰矛盾突出,新能源消纳形势严峻。

  国网山西电力提高服务意识,制定高效的并网审批流程,加强并网风电、光伏电站运行管理,规范电站运行人员调度业务流程,适时开展调度业务培训,及时宣贯电网运行特点和要求,全方面提升新能源企业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

  国网山西电力积极地推进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今年以来,该公司已陆续完成500千伏明海湖站9回220千伏接续线路投产,有效解决水头风电汇集区域的网络受阻问题,释放风电受阻容量超过70万千瓦。今年2月,±800千伏雁淮直流顺利投运,开辟了山西北部新能源跨省消纳的新途径,日送电量达6300余万千瓦时。该公司还热情参加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研究和建设,启动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以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火电主动参与深度调峰交易,建立风火互动平台机制,扩大新能源消纳空间;逐渐完备山西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系统,充分研究山西风光资源特性,提高功率预测和负荷预测准确率,精准把握消纳空间,提升新能源管控能力;充分挖掘水电、抽蓄机组的调峰能力,通过提前腾挪库容,改变水电、抽蓄机组发电窗口期,配合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努力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2017年11月17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张智刚到华能新能源蒙东分公司高力板风电场进行调研,仔细地了解国内首家高电压穿越改造风电场的风机高穿、场站整体调频、无功调压改造进展情况,慰问一线生产、实施工程人员。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敖海参加调研。

  蒙东分公司高力板风电场(200MW)高电压穿越改造工作于2017年11月5日全部完成。经中国电科院测试,风机在130%标称电压下连续不脱网运行500ms、风电场满足一次调频响应时间小于5s、无功调压响应时间800ms实现了从秒级到毫秒级的突破,标志着高力板风电场高穿改造的技术指标初步达到国家级科学技术水平,为基地型风电集群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跨省区、长距离输电进行新能源消纳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树立了新形势下电网友好型风电企业标杆。

  调研期间,张智刚听取了新能源蒙东分公司、中国电科院、实施工程单位关于高穿改造情况的汇报,肯定了新能源公司在高穿改造方面发挥的非消极作用和取得的工作成果。张总表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缓解环境压力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效益,感谢新能源公司长期以来对国网公司的支持,对高穿改造工作给予的重视、支持和配合。在谈及高穿改造是适应电网要求、转变能源输送方式的关键工程时,张总对新能源公司高力板风电场顺利通过高穿测试表示祝贺,对新能源公司主动适应电网需求、积极探索风电并网技术和标准上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成果表示祝贺;在介绍电网结构调整、规划时,张总表示,希望今后能继续加强与新能源公司在清洁能源运营与消纳、体制机制改革、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和解决新能源产业集约式开发、大规模输送等方面面临的瓶颈问题。

  座谈期间,新能源蒙东分公司就风电场风机机型、近年来地区消纳、盈亏平衡等方面工作进行介绍。国网东北分部副主任李泽宇就东北地区风电场高穿改造进度进行总结,并表示今后电网将在调电、调峰等方面对首先做改造的风电项目给予支持。

  国网公司调控中心、发策部、国网东北分部以及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相关领导13人参加调研。

  11月14日至17日,新能源公司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暨2017年风电运检技能竞赛在云南洱源马鞍山风电场举行,来自15家单位共41名选手参加比赛。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二阶段是理论知识考试及风机、箱变、升压站实操考试,重点检验参赛选手对风电场安全、运行、检修等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现场操作、设备检查、故障处理等实操能力。此次比赛的顺利开展,促进了全体运维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普遍提升,强化了运维人员规范化作业意识,实现了以考促学、学用结合的目标。

  截至11月23日,龙源黑龙江公司伊春大箐山风电场(16.15MW)年累计发电量达3299万千瓦时,提前38天完成全年发电任务。

  今年以来,大箐山风电场牢固树立“度电必争”意识,全力以赴抢发电量。加大设备隐患排查力度,组织并且开展“安全风险隐患自查”等系列活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保证设备可靠发电;根据设备精维护工作方案,认真开展日常和定期维护,提升故障消缺能力;加强市场营销,积极与调度沟通,力争做到“晚限电,早发电”,切实做到“度电必争”;认线小时值班制度,严密监视各项参数,大力开展发电量和小指标竞赛活动,激发运行人员抢发电量积极性和创造性。

  截至11月22日,国电优能(康平)风电有限公司郝官风电场年发电量完成1.05亿千瓦时,提前39天完成年度发电任务。

  今年,郝官风场以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工作为契机,通过开展“风机清洁查消缺”“风机精维护竞赛”等活动,调动风机运维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风机检修质量。10月10日,该风场成立风场维护班,加强风机维护,立即处理风机故障,利用小风天气,对风机进行细致检查,对存在隐患的风机做改造,确保了风机安全稳定运行。持续强化风场运维基础工作,制定风机日常维护细则,提高数据上传省调的准确率,加大对中控室监盘人员的考核力度,风能利用率逐步的提升。加强设备管理,强化安全管控,围绕年度发电目标,及时采取各种措施,自我加压,强化内控管理,深化经济运行,确保了风场全年发电目标的顺利完成。

  日前,水电四局申报的《一种超低温大功率风电塔筒门框焊接方法》正式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这也是水电四局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的第二件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超低温大功率风电塔筒门框焊接方法》是水电四局自主研发适用于风力发电塔架的先进制造工艺。风电机组塔筒是支撑机组和叶片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塔筒进人门是安装和运行工作人员进入机组的唯一通道,进人门框是具有进人门板固定和塔筒开口区域补强加固等作用,一般为60至200毫米钢板加工制作。由于门框处的开口,破坏塔筒整体环向应力分布,易对管口平面造成影响,使门框处成为了整段塔筒的应力集中处,且焊缝填充量大,焊缝层数多,焊缝冷却速度快,产生焊接裂纹的概率大大增大,焊接难度,易产生冷裂纹、层状撕裂的缺陷。因此对门框与塔筒焊缝要求高,焊接难度大,一般都会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不易保证等生产难题。

  水电四局通过研究,编制出适用于超低温大功率风电塔筒门框焊接方法,可消除超低温工况、大功率发电要求条件下的门框与塔筒焊接区域的应力集中,避免产生焊接裂纹、层状撕裂的缺陷,并保证零下40摄氏度低温冲击功要求,提高塔筒验收一次合格率。

  11月20日,甘肃瓜州公司干河口风电场为期66天的机组全年检修工作圆满完成。

  按照“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结合日常巡检记录和检修作业手册,分机械、电气、油脂、卫生四大类共计二十余项内容开展检修工作。检修工作采用外委方式来进行,同时,电场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管和检修质量监督,以保证机组检修效果。

  在检修过程中,运行人员根据风功率预测和当前调度计划,将检修工作安排在低风速、限电时段进行,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始终贯彻精细化、标准化作业的方针,认真执行“两票”制度,严把质量关,让每个检修环节成为争取发电效益的环节,为瓜州公司风电场的安全、经济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电建集团在新疆地区投资建设的最大风电场,哈密三塘湖风电场工程位于哈密市巴里坤县三塘湖乡,建设规模200兆瓦,安装了134台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工程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在电场建设过程中,哈密公司广大干部职员克服了高海拔、施工环境艰苦等困难,顺利完成三塘湖风电场建设认为,并创下单月吊装28台风电机组的施工记录,2015年12月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目前,风电场运作情况良好,全年收益得到一定效果保障。

  下一步,西北分公司将以获评优质工程为契机,按照新能源公司“度电必争”的要求,外抓营销、内强管理,为顺利实现年度生产任务贡献力量。

  近日,新能源公司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潮间带)100MW示范项目荣获电建集团2017年优质工程奖。

  如东海上风电场位于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渔港凌洋外滩,处于黄海海域潮间带,总装机容量为100MW,配套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项目自2016年1月全部建成投产发电以来,年上网电量约为2.1亿度。

  作为电建集团首个海上风电场,坚持以“建设示范项目,高水平投产”为目标,科学部署、严控管理,严把安全、质量关,创新采用承压式路基通道板施工,有效解决了潮间带软地基重型设备和人员通行的难题;采用长锚栓组件代替基础环施工,有效解决了基础环与混凝土之间的包裹难题,防止了混凝土出现裂纹。该项目多项创新施工方式为国内首次成功实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形成了一整套海上风电完整的施工工艺,为后续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项目投产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了电建集团(股份)公司优质工程专家考评组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如东公司将认真落实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抢发电量、合理控制成本,进一步提升风电场运营标准化管理上的水准和综合竞争力;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树立新能源公司良好的形象。

  不久前,一台塔筒高度166米的维斯塔斯 V126-3.45 MW 风机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安装,标志着世界风电行业塔筒高度新纪录诞生。塔筒为维斯塔斯大直径钢制塔筒(Large Diameter Steel Tower / LDST)。

  维斯塔斯项目团队自豪地表示,维斯塔斯从未停止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创纪录的塔筒高度再次诠释了这种精神。

  销售总监 Alex Robertson 说:“无可匹敌的高塔筒是维斯塔斯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目前在德国,166米塔筒可以匹配V136-3.6 MW 风机和V150-4.2 MW 风机,慢慢的变成了市场新标准。”

  在全球风电行业,维斯塔斯高塔筒解决方案技术最成熟、经验最丰富、方案最专业。维斯塔斯是高塔筒技术的领先开发者;高塔筒技术是维斯塔斯集成研发实力的集中体现。从2001年至今,维斯塔斯在全球安装超过6000台塔筒高度在百米以上的风机,总装机容量逾14吉瓦。其中,塔筒高度在130米以上的超过1200台,塔筒高度在140米以上的超过700台。目前,维斯塔斯的轻量化高塔筒在轮毂高度、塔筒重量、吊装数量等各方面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维斯塔斯独有的多项专利技术保证轻量化高塔筒安全运行。

  2017年8月,一台塔筒高度137米的维斯塔斯 V110-2.0 MW 风机在山东菏泽完成安装。这标志着中国风电行业项目级(非样机)塔筒高度新纪录诞生。

  维斯塔斯于2016年底获得的来自天顺风能的此项目订单包括40台塔筒高度137米的V110-2.0 MW 风机。维斯塔斯负责安装指导。

  凭借业内领先的轻型塔筒设计和载荷控制技术,维斯塔斯137米全钢标准锥形柔性塔筒在重量上明显轻于中国市场上大范围的应用的120米全钢塔筒,不仅降低了客户的投资所需成本,还能够使用有超起功能的650吨的吊车吊装,以此来降低了吊装成本。

  根据项目条件,维斯塔斯大直径钢制塔筒可以分瓣制造、运输和安装。咋回事儿?请看短视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发送询盘

ob欧宝(中国)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 欧宝娱乐平台下载地址 | ob欧宝官网体育app下载

相关产品